百人齊心「袋走好美」2025夏日淨灘活動圓滿落幕~讓環境更潔淨,讓回憶更美麗~
9
更新 2025-05-05
發佈 2025/05/03
在五月陽光初綻、春夏交替之際,交通部觀光署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(以下簡稱雲管處)於114年5月3日母親節前夕,在嘉義縣布袋鎮好美里防風林舉辦的「袋走好美」2025夏日淨灘活動,吸引約110人熱情響應。本次活動更是橫跨中央與地方,結合公私協力的行動集結成果,其中,現場貴賓雲集,包含嘉義縣政府秘書吳小娟、嘉義縣議會議員翁聰賢、嘉義縣文化觀光局秘書陳峰武、嘉義縣環境保護局科長蘇義雄;嘉義縣布袋鎮民代表會代表蕭震穎、王素燕、蕭素蘭、蔡崇仕、蘇秋麗月;嘉義縣布袋鎮好美里里長蘇元勳、嘉義縣布袋鎮好美國民小學校長蔡瑞芳、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主任李武林、海巡署艦隊分署第十三(布袋)海巡隊隊長詹文中、嘉義縣布袋鎮好美里太聖宮主任委員蔡水來、新塭長老教會牧師康文祥、好美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蔡信得、好美農漁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曾進成、交通部觀光署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處長徐振能等人。不僅展現全民關懷環境的決心,也為永續旅遊打下良好根基。
布袋好美里地形多樣,擁有紅樹林、潟湖、沙灘與防風林等自然地貌。而來自洋流、漁業活動與人為棄置的海洋廢棄物,時常隨潮汐堆積岸邊,對當地生態與景觀造成不小壓力。因此,淨灘行動不僅是環境清理,更是一場教育與守護的實踐。活動中,民眾清理出玻璃瓶、寶特瓶、塑膠製品、廢棄漁網、保麗龍、蚵架殘材、漂流竹木等海洋廢棄物共計約420公斤。這些垃圾不只代表對海岸的負擔,也象徵人類與自然之間長久以來的失衡。而透過實地參與,民眾更能深刻體會「撿起一袋垃圾,就是還給自然一分乾淨」。
雲管處徐振能處長強調,「淨灘不只是撿垃圾,更是公民教育與社區參與的過程」。為深化民眾對永續理念的認同,活動全面採用可重複使用資源,例如環保網袋代替塑膠垃圾袋、現場提供可重複使用杯碗盛裝涼水與海鮮粥,並贈送無染紗純棉紀念毛巾,從源頭落實減塑減廢。現場最受歡迎的「海廢秤重PK賽」,則讓清理工作化為充滿趣味與榮譽感的比賽。前五名團隊除獲得環保榮耀,還獲頒藝術家曾進成老師以海洋廢棄物製作的「好美貨幣」作為獎勵,該貨幣更可至好美美食商圈與布袋魅力商圈多家合作店家折抵消費,讓環保概念深入在地經濟生活。
透過藝術創作與環境永續結合的廢棄物美學再生,活動後段,現場也規劃兩場環保手作體驗:「簽名海廢竹片風鈴」與「海廢蚵殼鱟小夜燈」DIY,讓參與者以親筆簽名的竹片裝飾在海廢回收的舊蚵架上,製成隨風搖曳的紀念風鈴;同時認識古生物「鱟」的生態知識,親手打造專屬小夜燈。這些創作不僅延伸海廢物品的生命週期,更在過程中培養參與者的環境意識與地方認同。活動尾聲,在地風味與音樂饗宴結合,為行動畫下美好句點;大家席地於林間野餐,品嘗使用在地食材烹調的鮮美海鮮粥,在徐徐微風與自然林蔭下感受寧靜午後。而特別邀請的音樂創作人網紅「雪絕」現場演唱,亦為此次活動注入青春與活力,也將守護環境的意念轉化為悠揚的旋律回盪林間。
雲管處徐振能處長表示「我們撿的不只是垃圾,更是希望」,此次「袋走好美」活動圓滿落幕,但對於參與者而言,這不是結束,而是一個新的開始,或許一次淨灘無法徹底清除所有海洋廢棄物,卻能點燃改變的火花——從自身做起,影響家庭、社區與下一代,共同守護海洋,守護我們的家園。未來雲管處也將持續透過推廣生態旅遊、環境教育及社區合作,打造一個永續、友善、富含文化價值的濱海生活圈。讓每一位來訪好美里遊憩的旅客,都能真正「袋走好美的回憶」。
布袋好美里地形多樣,擁有紅樹林、潟湖、沙灘與防風林等自然地貌。而來自洋流、漁業活動與人為棄置的海洋廢棄物,時常隨潮汐堆積岸邊,對當地生態與景觀造成不小壓力。因此,淨灘行動不僅是環境清理,更是一場教育與守護的實踐。活動中,民眾清理出玻璃瓶、寶特瓶、塑膠製品、廢棄漁網、保麗龍、蚵架殘材、漂流竹木等海洋廢棄物共計約420公斤。這些垃圾不只代表對海岸的負擔,也象徵人類與自然之間長久以來的失衡。而透過實地參與,民眾更能深刻體會「撿起一袋垃圾,就是還給自然一分乾淨」。
雲管處徐振能處長強調,「淨灘不只是撿垃圾,更是公民教育與社區參與的過程」。為深化民眾對永續理念的認同,活動全面採用可重複使用資源,例如環保網袋代替塑膠垃圾袋、現場提供可重複使用杯碗盛裝涼水與海鮮粥,並贈送無染紗純棉紀念毛巾,從源頭落實減塑減廢。現場最受歡迎的「海廢秤重PK賽」,則讓清理工作化為充滿趣味與榮譽感的比賽。前五名團隊除獲得環保榮耀,還獲頒藝術家曾進成老師以海洋廢棄物製作的「好美貨幣」作為獎勵,該貨幣更可至好美美食商圈與布袋魅力商圈多家合作店家折抵消費,讓環保概念深入在地經濟生活。
透過藝術創作與環境永續結合的廢棄物美學再生,活動後段,現場也規劃兩場環保手作體驗:「簽名海廢竹片風鈴」與「海廢蚵殼鱟小夜燈」DIY,讓參與者以親筆簽名的竹片裝飾在海廢回收的舊蚵架上,製成隨風搖曳的紀念風鈴;同時認識古生物「鱟」的生態知識,親手打造專屬小夜燈。這些創作不僅延伸海廢物品的生命週期,更在過程中培養參與者的環境意識與地方認同。活動尾聲,在地風味與音樂饗宴結合,為行動畫下美好句點;大家席地於林間野餐,品嘗使用在地食材烹調的鮮美海鮮粥,在徐徐微風與自然林蔭下感受寧靜午後。而特別邀請的音樂創作人網紅「雪絕」現場演唱,亦為此次活動注入青春與活力,也將守護環境的意念轉化為悠揚的旋律回盪林間。
雲管處徐振能處長表示「我們撿的不只是垃圾,更是希望」,此次「袋走好美」活動圓滿落幕,但對於參與者而言,這不是結束,而是一個新的開始,或許一次淨灘無法徹底清除所有海洋廢棄物,卻能點燃改變的火花——從自身做起,影響家庭、社區與下一代,共同守護海洋,守護我們的家園。未來雲管處也將持續透過推廣生態旅遊、環境教育及社區合作,打造一個永續、友善、富含文化價值的濱海生活圈。讓每一位來訪好美里遊憩的旅客,都能真正「袋走好美的回憶」。
檔案驗證碼(SHA1)
附件檔案
相關照片